CONTACT US

岳阳市岳阳楼区英杰幼儿园

  • 联系邮箱:yyjsyl@qq.com
  • 联系电话:07303262777
  • 联系手机:13873014927
  • 联系地址:湖南岳阳市站前东路

全脑潜能开发理论

程跃博士做客中国学前教育网

作者: 本站 来源: 本站 时间:2024年06月08日
  4月18日下午,程跃博士做客中国学前教育网,针对有关“如何训练孩子的专注力”这一问题在线解答家长的疑惑。在此我们略作整理,以飨更多家长。
  
  主持人:
  
  在大家的共同期待下,程博士来到了我们网站,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专注力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欢迎程博士的到来!
  
  网友:
  
  我班有一个小男孩,已经满三岁,他特别好动,对老师讲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去。看图、看书、画画都不能专注地去做,还会影响别的幼儿学习,老师采用鼓励、表扬、发小红花等方式都没起到作用。请程跃博士帮帮忙。
  
  程跃博士:
  
  专注力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心理品质问题,它主要是和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但是兴趣爱好往往和成功体验以及自信心有关。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往往对某件事情缺少兴趣和爱好,但这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在这件事情上没有成功的体验,所以提高专注力在本质上就要提高孩子的成功体验,让他从成功中获得快乐,唤起兴趣,以增强孩子的专注力。
  
  提高成功体验的关键,不仅仅是鼓励、表扬、发小红花,而是要真正地让他有成功感。我们一般在园里面提倡的是“小步骤阶梯化”的成功教育法,就是首先要知道孩子现在所处的实际水平,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设计,设定一些很小的梯度,让孩子去获得成功感,这时候再配合一些赏识、表扬,让他知道这些来源于他的成功,这样的一种心理动力会强化他提高专注力。其次,不要在孩子注意力分散以后来进行一些指责、批评,而是要在注意力从集中到不集中的转换之前,及时地表扬,让他自己和自己比,如今天比昨天能够更长久地关注一件事情等等。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有可能解决一些问题。
  
  网友:
  
  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程跃博士:
  
  家长很关注专注力问题,但专注力分散的起源往往是家长所意识不到的。实际上,注意力的早期发展经历了一段很长的阶段,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就应该意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
  
  今天的家长往往希望在早期强调顺其自然,认为孩子只要快乐就行,所以分配大量的时间让孩子在户外玩耍。但是,早期发展有两大指标:一个是社会性发展,一个是生物属性的发展,这是人的两大属性。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在自然发展状态中,尤其是户外的大量自由活动的状态下,孩子发展的主要属性是生物属性,那么,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这样的一种发展没有什么问题,它的特点是孩子注意力快速度的分配,去关注不同的、新鲜、好奇的事情,然后不停地来回跑动、移动,以进行环境的探索。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这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它主要的特征为坐不住,好动,注意力分散,无法专注于某一个具体的事情,总是喜欢从一件事情快速度地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这样就表现在学习上的问题。
  
  所以,从预防注意力涣散的角度来讲,早期的户内外时间分配和习惯养成变得非常重要,错误的分配时间使户外活动时间远远多于室内时间将带来问题。我们的孩子是先学坐,再学走的,能够专注的坐下来是人类进化赋予我们每一个孩子的一种天赋,所以利用早期培养孩子能够坐下来玩玩具、画图画、做游戏,比花大量时间在户外会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社会属性,发展他的注意力。
  
  网友:
  
  程博士,您好!我小孩今年6岁,读学前班,他上课总是讲话,老师来家访时说他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他都能回答出来,说他有点小聪明,他接受能力比较强,我担心他以后读小学、中学上课不认真,功课跟不上。另外,他写作业速度很慢,特别是汉字,写一整篇基本要两个小时,而且还要我在旁边催促。我没有耐心,时常骂他。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学习专注点,提高学习效率?希望程博士给予指导。
  
  网友:
  
  我儿子已上一年级了,老师经常说他上课不注意写字动做慢。希望程博士给予指导。
  
  网友:
  
  我的孩子今年六岁半,上小学一年级,写作业特别磨蹭,经常写作业要写三个小时,希望程博士给与指导。
  
  程跃博士:
  
  专注力问题的解决方案很相似。写字问题,一方面是个习惯问题,另一方面是技能的成熟问题,往往这些都是由一些早期家庭教育的缺陷导致的。
  
  那么,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需要一些对症的调整,一方面要加强写字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能够或者少用“不耐烦”、“陪写”等方式。我们也开发有专门的笔顺书写的训练光盘,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书写的规则、顺序以及文字的结构,提高孩子书写的能力。有兴趣将来可以跟我们中心联系,获得这种训练教材。第二呢,家长要在孩子写字快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表扬,而不是在慢的时候批评孩子。第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后,可给予孩子一些奖励。每一次的量不要太大,比如,每次写字可从几个字开始,作为一个小的单元,让他顺利完成,给予一定的赏识之后再逐步提高孩子每次的写字量。但是,不管怎样,家长要从自己身上找一些原因,很多时候孩子的不良习惯反应出家长的不正确的方式,只有家长改正了自身的一些问题,才有可能改变孩子的问题。
  
  网友:
  
  程博士你好!我的女儿五岁了,老师说她上课能积极发言和认真听课,但放学后我问她老师今天讲的什么,她支支吾吾地就说忘了或不知道,经常连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都不知道是什么。我和老师沟通了好多次,老师也协助我,但还是不见变化。有时候我想她的小脑袋瓜在想什么呀除了学习上不专注以外,别的还都可以,比如画画可以坐住30分钟以上,玩儿积木可以达到一两个小时,但就对学习不行,是不是她对学习没有兴趣或别的什么呀?请专家指点,谢谢!
  
  程跃博士:
  
  这也是一个学习兴趣的问题,跟成功体验很有关系。我们上面讲了“小步骤阶梯化”的成功教育法,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在使用这一原则时,要注意“过一点,退一步”原则。很多孩子,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你不能在问题的难度层面上解决问题,要退一步来解决,比如说,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出了问题,老出错,不能总是给他出二十以内的题目给他做,而是要退一步,做10以内,甚至5以内的题目。因为问题的出现往往有潜伏期,当20以内表现出问题的时候,表明他真正的问题是出现在10以内,如果你继续走进度,孩子就会有挫折体验,因此要回到孩子能够成功完成的一个难度梯度上,加大一些量,让他达到熟练,然后再转向下一个阶梯,这就是“过一点,退一步”的原则,我们把这原则叫做反馈教育原则。
  
  网友:
  
  我的孩子四周岁两个月,上小班,特别贪玩儿,教他学东西从他眼神就知道有没有在听。我对于专注力的正确引导非常茫然,请专家给予指导,非常感谢!
  
  程跃博士:
  
  孩子专注力的具体的一些现象和表现,如果已经上幼儿园,应当与幼儿园的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到底是在哪一方面注意力不集中,或可能是什么样的问题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然后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处理。比如讲,没在听是懂了不听还是没懂不听,这两种的处理方法并不相同,但都是需要指向个别化的教育,如果是没懂都不愿意听,就要采取退一步的原则来处理,如果是懂了不听,就要调整教学的进度难度,使孩子的实际水平与之符合。
  
  网友:
  
  程博士,我的孩子4岁半,课注意力不集中,随意下座位,写数字拖拉,不听老师指令,愿意做的事情能做很久,愿做的做满足就哭。
  
  程跃博士:
  
  往往这类孩子的家长在早期都强调顺其自然,与户外活动为主导,这样的一种品质的形成已经经历了几年,要改变他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首先要在家庭中形成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一旦准备要做某件事就要坚持,不能妥协,但要注意上面提到的方法,采用“小步骤阶梯化”教学法,让他真正能够体验到成功,让他在每一个梯度上都能熟练,那么,他就有可能对不感兴趣的事充满兴趣。
  
  网友:
  
  请问程博士,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或游戏来改变5岁宝宝注意力集中的情况?
  
  程跃博士:
  
  这个家长提到的这个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善注意力的问题,社会上往往在说用感统训练的方式来纠正孩子的注意力问题,但我认为,适当的体育活动是必要的,但并不能成为纠正注意力缺陷的良药。注意问题是偏认知方面的问题,靠肢体的训练完全解决不太可能,而且感统训练也没有那样的一种神奇的能力。儿童在早期0—2岁这个阶段是感知运动的整合的关键期,这时加强感知运动的整合对于整个智力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孩子开始过渡到形象思维、表象使用的水平上,这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促进视听觉的整合来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我们园往往通过表象训练的方式来训练孩子快速视觉辨别力,以此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网友:
  
  我的孩子上一年级,上课总爱玩东西,哪怕是一个橡皮都可以摸弄半天,老师经常说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孩子说上课无聊,已经讲懂的东西老师还在罗嗦。有时他不玩文具的话,他就自己画画,他说他可以一直在听老师讲课,但是还可以做一些事情。在家写作业他会一边写作业,一边听电视或者家人的对话,要不就老是摇动他的脚,总是一心二用的,我担心他有多动症,或者缺辛。他的功课不是很拔尖,但也不很差,就是经常很粗心。还有,他经常写字会把方向搞反,如“C”的开口是朝右边的,他老是写成开口朝左,您说这孩子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怎么教?
  
  程跃博士:
  
  这个孩子在课堂上对教师讲课表现出不满,往往反应出孩子的发展水平可能高于教学进度,这时教育更多的要家园配合,指向个别化。比如,会认了的是不是会写,会写的是不是会背,当别的孩子在一个水平上学习时,可以向他提出学习另一个水平的要求,如别人认,要求他写;别人读,要求他背。但是这需要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和配合才能做得到。我们孩子实际上在学习某一个东西的时候有多个水平,并不是什么都会,因此,只要掌握好这样的一个梯度,对他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孩子就不会觉得无聊。
  
  网友:
  
  孩子真的可以一心二用吗?从乐观的角度来看,一心二用可以认为是孩子聪明的表现;从悲观的角度来看,是孩子专注力不够。程博士如何看这个问题?
  
  程跃博士:
  
  我们大脑有着神奇的能力,可以将注意力在瞬间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即所谓的“一心二用”,尤其是在一项操作性技能熟练时,我们可以同时做第二件事情。比如开车,新手只能专注于开车,但一个熟练的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处理其他的事情。孩子也具备这样的能力,比如说,画画时或玩玩具时,听觉刺激一样会潜移默化地进入大脑,久而久之,带来听觉的变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不同感官的不同能力来整合性的组合教学,所以在金色摇篮,我们有专门的潜课程系列来针对这样的一种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程跃博士:
  
  注意力问题是每一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如坐不住、注意力分散、上课不听讲,但家长一定要意识到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一天形成的,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很可能是我们家长的教育观的问题而导致的。
  
  很多人认为,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快乐原则,所以强调顺其自然,在我们观察到的大量案例中,1—3岁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过多是主要的根源。由于这样的一种不合理、不恰当的时间分配,使得孩子的生物属性特征超越了社会属性特征,因此,导致了上小学时的这些问题。他们既不是多动症患者,也不是注意力缺陷患者,但他们确确实实表现出多动倾向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特征。因此,我们建议那些孩子还在很小年龄的家长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合理地分配室内和户外时间,分配坐下来学和站起来玩的时间,不要担心孩子在早期因为坐而影响到后期的发展。我们说过,在进化和个体成长的时间表上,坐要比走早半年时间,因此坐是人类的特征体位,养成坐下来学、坐下来操作的习惯,是发展儿童早期社会性的重要手段。
  
  主持人:
  
  非常感谢程跃博士非常耐心的专业解答,在这里,我们对程博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时间的关系,本次专家在线答疑到此结束。往后大家如再有问题,欢迎提问。

扫一扫

电话咨询